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朕就是昏君杨广在线阅读 - 第429章 迁都计划

第429章 迁都计划

    杨广送走了虞肃,心中有些迟疑。

    对萧铣,他不会有半点手软,成王败寇而已。

    可是对独孤静,那毕竟有着自己的骨肉,一时一势,走着看吧。

    刚想休息一下,裴蕴却再次来访。

    外书房里,杨广笑意满满,看着裴蕴,“裴公近来,风采更胜往昔,有何秘诀吗!”

    裴蕴摆摆手,“陛下谬赞了,心境一些变幻,自然舒心许多。”

    杨广疑惑一下,“裴公此话如何解呢?”

    “老臣追随陛下一朝,却只在江都兵变后,才得以重用,之前郁郁不得志,现在位高权重,全为陛下所赐,自然舒心。”

    裴蕴笑着说道,又继续开口。

    “我裴阀上了江都战车,不留退路,追随陛下,老臣一直如履薄冰,既怕家族被王世充,太原,长安等势力灭族,又怕家族犯了陛下忌讳,步步小心翼翼,却又想看大隋中兴,如今隐患一除,自然神清气爽。”

    杨广哈哈大笑,“都说裴阀老谋深算,在朕面前,你倒成了直肠子,不过朕也喜欢这样说话,免得猜来猜去,相处以来,你该知道,朕不是狭隘之人,大可放心直言。”

    裴蕴爽快笑着。

    “是啊,之前是老臣谨慎了,畏首畏尾,但如今,大隋气势已成,老臣也跟着胆气壮了,特来向陛下讨赏!”

    杨广疑惑一下,“以裴公家底,还要想朕来讨赏吗!”

    心头更是疑惑,裴蕴应该知道,以他的地位,和他裴门家主的身份,如果再赏他,就是害他了。

    裴蕴摇了摇头,“确实需要陛下奖赏,老臣需要,大隋也需要。”

    站起身形,手指指向庐州,淮阳。

    “陛下,比江都现在的发展,庐州已经不需要总管了,庐州设置总管,反而阻碍了朝廷的发展,让朝廷对江都势力的控制力降低,淮阳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杨广点了点头,终于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裴蕴所谓的讨赏,是来替朝廷讨赏,当然,也是他裴门子弟的讨赏。

    取消庐州总管,淮阳总管,对朝廷确实有利,当时设置总管的目的,是为了防范长安,南梁,但现在不需要了。

    也同样是为了给朝廷更大的权利,将青州,宿州之地让出来,让朝廷统筹管理,但现在朝廷三省六部已经齐全,只管辖这几个地方,确实是大材小用了。

    为他裴家子弟讨赏,这就是这两州之地,几十个县城官吏了。

    只论县来说,县令,县丞,主簿,县尉,这都是官,都是裴家子弟的发展机会。

    而他们下属的里正,押司,税务,民兵等等,都是吏,这些裴家子弟不会去做。

    从前他不敢,但现在朝廷有了官学,也就是他皇家的官学,这些出来的子弟,刚好可以在各地做着吏治的工作,和裴门做好平衡,他反而敢要了。

    而且,一个家族的发展,和一个国家的发展,不可同日而语,以江都现在的实力,就算是把他裴门子弟,全都拉出来做官,也不会有什么绑架朝廷的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从前顾忌山东士族,是他们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,但现在不存在了,山东士族只剩裴门一家,又有着科举选官,裴蕴的隐患已经完全没了。

    杨广想通关节,笑了起来,“裴公所言甚是,朝廷该有朝廷的权柄,科举也出来那么多人才,该把他们放出去,施展一番了。”

    想了想,“代王,越王,毕竟是一州总管,为政也不错,朕直接将他们免去,有些为难啊。”

    这等费脑子的事,还是得交给裴蕴解决,他既然来了,想必就该想好了方案。

    裴蕴手在沙盘上大肆划了划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大隋中兴,如今已取了天下大半,但对外总管,却只有一个江陵总管,各地全靠临时的行军总管戍守,不利于大隋长治久安。”

    点指开封,渤海渡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开封军镇,渤海军镇,现在已经没必要了,就不如让朝廷直接管辖,也有利于大隋中兴的以武复国,以商兴国。”

    点指丰州,幽州,营州,山海关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曾经都是大隋疆域,也设置总管,为了对付突厥人,现在,是时候了,而江都朝廷,也该回归洛阳了!”

    杨广看着沙盘思索,朝廷迁回洛阳,他确实由此打算。

    否则就算把开封,渤海等地,交给朝廷管理,路途遥远,管理起来也颇为耗时,只是一迁都,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。

    起码是这些在江都买房的,开商铺的,本地的,都会受到波及。

    杨广皱皱眉头,“迁都之事,兹事体大,大多数本地拥护朝廷的,恐怕都会因此有怨言,裴公给拿个主意吧!”

    裴蕴提了,就总该有对策才是,裴阀门主,总不会虎头蛇尾。

    裴蕴笑笑,“陛下,江都方寸之地,如何相比洛阳,况且还有洛阳周边的开封,许昌等地,只要允许百姓置换房产,帮助迁徙,百姓只会感激,不会有怨言!”

    杨广不由敲敲桌子,“好,此法甚好,朕用了!”

    “你们尚书省拿出主意,操办此事,但需要朕拿下长安之后!”

    裴蕴笑了,“陛下,那丰州,幽州,营州,等地……”

    杨广斟酌一下,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裴公,你应该知道草原事变,朕下一步打算,就是将整个草原,全部纳入大隋版图,不是什么从属国,突厥人,会被赶去西域,和西突厥等国火并,这些总管,没有军事意义!”

    裴蕴咽了咽口水,语气满是激动,“陛下,如此一来,我都是疆域,直接扩大一倍!”

    想了一下,又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陛下,如果要取草原,未来的朝鲜半岛,就是隐患了,不妨一并取了,彻底绝了后患,既然这些军镇没意义,那就干脆设置个辽东总管,总揽辽东大权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此事也在计划之中,裴公不必着急,不止是辽东,还有吐蕃,巴蜀,西域,以后都不会有什么从属国的关系,只有大隋,和大隋的敌人。”

    看看版图,“裴公不担心,未来各地各地总管更多,朝廷鞭长莫及,再造八王之乱吗!”

    裴蕴还在为杨广的野心吃惊,更多的是振奋,闻言想了想。

    “陛下,只要朝廷法制健全,吏治清明,百姓归心,就没什么八王之乱,要是朝廷腐朽昏庸,就算有八王之乱,也是朝廷自取祸端,那是我等之责,都该自刎而死。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裴公倒是真敢说,行了,这是未来的谋划,跟你一说,思路倒也清晰了,暂时朝廷不必心急,先做好迁都准备!”

    裴蕴喜不自禁。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,老臣恨不能年轻十年,看我大隋,强横到四海无敌。”

    杨广不禁动容。

    “裴公,当爱惜身体,等着大隋四海无敌那一天!”

    送走裴蕴,杨广心中壮怀激荡。

    只等突厥的三十万匹战马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