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朕就是昏君杨广在线阅读 - 第370章 窦建德危局

第370章 窦建德危局

    草原的大火还在熊熊燃烧,杨广已经带兵回了江都。

    连翻大战,江都都是大获全胜,却也让江都大军分守各地,属于兵行险着。

    禁卫军,征北军,定北军,平北军,扫北军,镇北军,灭北军,丰州军,龙游军,全部孤悬在外,这也是他江都吃相难看,消化不良的后果。

    刚进行宫,还没到麒麟阁,杨广就命人召见皇孙杨倓,麒麟阁议事。

    杨广策马奔腾,杨倓也不敢怠慢,他也是杨家子弟,就算没有从军,武道,骑射却不会落下,一路赶向麒麟阁。

    祖孙二人在麒麟阁门口相遇,相视而笑,杨倓连忙躬身,“恭迎皇祖父凯旋!”

    杨广笑了笑,大手一挥,“书房说话!”

    刚进书房,杨广就匆忙开口,“倓儿,造船厂的进度怎么样,剩余八十艘苍鹰舶,需要多久完成!”

    这是他最关心的事,水师不能一直用于转运物资,来护儿老将都再次出去了,但是他们水师还有更多的要事。

    通商倭国,封锁长江,黄河,最重要的是,江陵萧铣,是时候让他滚蛋出局了,剑门关还是自己把守为好!

    杨倓想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皇祖父,窦建德用十万斤生铁换回了病诸葛,之后又陆续做起了生意,用生铁跟我们换粮食,看样子已经全军开矿了,生铁充足,按工部预算,还需要三个月!”

    三个月,大军孤悬在外,杨广哪有时间等三个月。

    河北换回病诸葛,再全军开矿,换取粮食,是他意料之中的事。

    “倓儿,在朝廷上照应一下,由工部在在民户中选拔,大量增加造船人手,就算不熟悉的也可以打打下手,一个月内,把新船数量完成,事后不必停止,生铁继续用于造船,进度不变!”

    杨广郑重说道。

    既然生铁数量足够,那就只能是人手问题了,怎么匹配人手的问题他不管,他只要结果!

    杨倓点了点头,迅速取出小本,记了下来,铅笔和白宣纸,已经成了办公人员必备。

    “孙儿记下了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距离大科举,还有多长时间?”

    杨倓算下日子,“回皇祖父,只差半个月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记一下,这次科举,武举择优录取,文举的匠学,工学,医学,商学,兵学等杂学,一定要有我皇族官学的学生上榜,医学榜首,是一个叫玉儿的小娘。”

    杨广再次说道,虽然科举的本意是择优录取,但作为规则制定者,却不限制在其中,而第一次大科举,意义重大,他们官学,一定不能落后。

    看杨倓郑重记好,才笑着开口,“玉儿那小娘很有趣,以后你可和她多亲近亲近,懂吗?”

    杨倓脸色一红,“皇祖父,孙儿现在还无心这类事,只想帮皇祖父打理江山,让皇祖父外出征战,没有后顾之忧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这个随意你,朕不会干涉,你留意一下就好,但有一条规矩,你作为储君,以后就不会和各种门阀势力联姻,我大隋未来君主,不靠外戚!”

    他把话挑明了,杨倓就是储君,也订好了规矩,将来大隋没有什么后宫的外戚势力,这是关陇贵族的血泪教训。

    杨倓似懂非懂,“孙儿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杨广看杨倓脸红又兴奋的样子,又笑着开口,“江都发展如何,以江都实力,能否再养得起八万大军?”

    杨倓郑重起来,斟酌良久,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皇祖父,江都发展尚好,消耗现在底蕴,的确可以再养八万大军。”

    杨广点了点头,听懂了他的意思,江都发展来之不易,要是关键时刻,耗光底蕴,再去养八万大军,过犹不及,他也只能悻悻作罢。

    此事倒也不急,水师需要扩编,但也得在有足够多的大船,可以允许江都再迅猛发展一段。

    目前虎贲军,斥候军,征西军,平西军,定西军,扫西军在内,短期内倒也无碍。

    “行了,暂时就这些事,你来办就好,另外大科举结束,选拔人才,中书省和门下省也该成立了,你知道朕想要什么样的人,记一下就好,去忙吧。”

    杨广笑着,起身送走了杨倓。

    回了麒麟阁,心中还是觉得不稳,各路大军孤悬在外,外衣草原发疯,他根本来不及救援,若是能迁都洛阳变好了。

    江都毕竟不比洛阳。

    只是萧铣还在江陵,朝廷就没法离开江都,否则不足以震慑萧铣,远离水域,平定江陵时,也会更加麻烦。

    毕竟那时需要大军出征,而洛阳,距离长安太近了,再临时摆什么空城计都来不及。

    还没细想,同样刚回江都的沈光到来,在麒麟阁外轻唤,“陛下!”

    杨广愣了愣,“进来说话!”

    沈光匆匆进来,一个军礼,才匆忙开口,“陛下,河北急报,窦建德求援!”

    他求援?

    这么快吗,按他的设想,窦建德有枭雄野心,就算马邑和幽州同时放火,逼草原内乱,突厥奇袭契丹,契丹被逼进河北,要取山海关进高句丽,窦建德放开关就是。

    怎么也是大量契丹人找到生路,堵满了高句丽,才会图谋河北,毕竟草原人不是农耕民族,他们找地方是为了放牧,需要更多的土地。

    同样一块地方,中原人能活万人,草原人可能只够百人居住。

    就算是有河北大战,窦建德也不至于如此不堪,毕竟有足够大的地盘斡旋。

    而且也不会一时不支就求援。

    “详细什么情况?”

    杨广好奇问道,对于窦建德死活,他并不放在心上,只是他的北部门部,得死的有点价值才行。

    “陛下,是契丹人在高句丽遇到了重挫,加上草原内乱,他们开始里应外合,共击河北,窦建德中了契丹人的假途灭虢之计!”

    沈光苍茫说着。

    杨广想了一下,“这情报多久了?”

    他们一路回来,收拢难民,耗时近一个月,信鹰发到江都情报司,这种级别的情报,除了沈光,别人是看不到的,应该被耽误良久。

    这不算政策上的漏洞,只是杨守国刚刚组建情报军,四处筹备,常年不在江都。

    沈光满脸尴尬,“回陛下,已经过去七天了,而且情报军证实过,窦建德确实在鏖战。”

    杨广沉吟一下,“回信窦建德,让他坚持一下,说江都大军,即刻就到!”

    对于窦建德,他也没有办法,水师不在,他们大军过黄河都费劲,搭浮桥险渡黄河,他半点都不会考虑。

    他不会为救一个反贼,让任何一个江都士卒遇险。

    算算时间,来护儿从黄河离开,期间回来了一次,再次船队一起回来,也就这几天吧。

    窦建德再熬几天便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