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朕就是昏君杨广在线阅读 - 第359章 江都神医

第359章 江都神医

    杨广没理会沈光和程咬金,这两个家伙也是自作自受。

    他除了梨园,跨上战马,就悄悄吊在老者后面,看他身居何处。

    没一会功夫,看到老者跑到御史台的衙门,果然当场书写,将两人告了,还言明两人正在梨园。

    远远看着御史台当即走出几个年轻人,策马想着梨园而去,想必是去核实真伪。

    老者心满意足,带着玉儿进了一家医馆,位置很偏僻,杨广抬头看了看,仁心医馆。

    良久之后没见老者出来,又策马去了御史台衙门,看程咬金和沈光正在人群中间,被无数梨园的人证指正,而二人就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堂上的御史大夫,没法让两人受刑,下跪,但是也照审不误。

    程咬金公然调戏良家少女,罚银三百两,交付苦主,由苦主撤回状书即可,限期三日,否则去宿州矿区,开采银矿半年。

    沈光行凶未遂,罚银一百两,交付苦主,由苦主撤回状书即可,限期三日,否则去宿州矿区,采矿两个月!

    杨广听得哈哈大笑,这御史台有点办法,搞得这一套,裴蕴做的不错!

    看着程咬金和沈光两人,耷拉着脸,从御史台走出。

    程咬金一揽沈光胳膊,“老沈,咋办!”

    沈光一脸晦气,“滚,我不认识你!他娘的,在江都玩这么久,还第一次这么丢脸!”

    “不是,老沈,我不找你借钱,我找小罗借,是那老头咋办,也不知道他是谁呀,他又没留名,你用用斥候啊!”

    程咬金怂恿着说道。

    沈光歪歪脑袋,“你娘的,公器私用,那老头万一脾气不好,再弹劾一下,我不是得掉脑袋,他娘的,这要是在战场就好了!”

    程咬金也垂头丧气,“那咱们去梨园问问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他娘的脸皮到底有多厚,你没听人家东主说,以后不许你去梨园了吗!”沈光狠狠的说着。

    杨广一直就在街角暗处,听得一清二楚,这才策马走了出来,“两个混账东西,真是丢脸!”

    “陛……公子,你怎么来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都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跟我走吧,记好了,我是左骁卫大将军,隋二,你们两个是我的下属!”

    杨广策马,慢悠悠的向着人心医馆走去。

    后面二人纷纷心惊,这不是让陛下全都知道了吗!

    杨广带着二人弯弯绕绕,缓缓进了小巷,径自走进医馆,却看着冷冷清清,只有那老者正交着玉儿针灸。

    杨广轻咳了两下,“在下隋二,拜见老先生!”

    程咬金和沈光,也从后面钻了出来,瓮声瓮气,“在下程知节,沈大,来给老先生赔不是。”

    老者眼睛亮了一下,“江都吏治,果然不错!玉儿,沏茶!”

    看看杨广,“贵客,快请坐!”

    对于程咬金和沈光,却是恍若未觉。

    杨广递过去一袋金子,远远超过了四十两,“管教不力,是我之过,老先生勿怪。”

    老者摆摆手,“阁下屈尊降贵,老夫已经足够震惊了,按天下人说法,老夫现在应该人头落地才是。”

    杨广一愣,这老头知道了他的身份?

    他隋二的身份还没暴露过啊!

    不过对方没点明,也许只是试探,他也随便应付。

    “老先生说笑了,先生银针,当世一绝,隋某佩服,但也深为老先生可惜啊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。

    玉儿沏好了茶,只有两杯,也同样无视了沈光和程咬金。

    老者韵着茶,漫不经心开口,“因何可惜啊!”

    杨广轻叹一声,“一身绝学,不得施展,妙手仁心,却无法济世救民,一双手,就算忙碌一生,又能医治几人,这天下人口千万,怎救得了天下苍生!”

    老者茶杯微微一颤,又哈哈大笑,“阁下高论,倒是从未听闻,医者医人,又怎能医天下呢!”

    杨广想了想。

    “先生一生行医,可医千人,传授万人行医,便可医便天下人,桃李满天下,人人感念先生恩德,岂不是造福一时,又能流芳百世吗!”

    老者轻叹一声,“医者行医,一时救得了一人,可天下大乱,死伤无数,医者,又怎么抵得过刀兵,杀人容易,救人难啊!”

    杨广也叹了一声,但随即慷慨激昂。

    “天下大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古今不变,但医者,万事永存,刀兵,是一时之殇,医术,却是经久流芳。”

    老者润了润嗓子,“天下大势,看的多了,也就倦了,看了北周,看了大隋,看了长安,到了江都,竟然无人可医,你说是不是笑话!”

    杨广想了想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老先生何必自扰,酒香也怕巷子深啊,江都地贵,金银虽是俗物,却可得一宝地行医,已先生手段,用不了多久,自然声名远扬。”

    老者又叹了一口气,“就怕那天子召来召去,倒成了御用专属,不得自由,年纪大了,终究不擅跪拜!”

    杨广又笑了起来,看来这位,是真的已经知道他身份了,只是桀骜不驯,不喜欢跪拜别人,也不想到了行了,当起御医。

    不过他也同样没这想法,这样的神医,他有大用!

    “老先生多虑了,天子久居行宫,自有御医,怎么会干涉先生行医,先生若在要江都行医救人,那天子在行宫之内,也必然感念万分,毕竟大隋百姓,都是天子子民。”

    老者随口苦笑,“若皇室有人病危呢,老夫曾经被刀威逼,给人诊治,尽失医者风范,还哪来什么声名远扬,经久流芳!”

    杨广想了想,面色郑重。

    “天道无常,人寿有至,大隋两朝以来,还从未威逼过医者,即将的科举,便有医学一科,没准玉儿姑娘,还能金榜题名,做第一任大隋的女医正呢!”

    老者心中一颤,手上茶杯也随着一抖,“科举还有医学?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不止医学,还有匠户,兵学,农学,除了之乎者也,所有对百姓有用的,都有,所有对百姓有用的人,都可以做官,而不是孔孟之道。”

    看看玉儿,又开口笑道。

    “例如医学,会有专属衙门,管理天下医者,治病救人,编撰书籍,流芳百世,预防瘟疫,普及常识,这些都是医者所长,现在让一群去管,岂不是笑话!”

    玉儿心中猛跳,老者也是心神大变,这是他们医者的机会,也是他的梦想,而且,这证明了江都,彻底摆脱了山东士族对吏治的控制。

    老者面不改色,“阁下所言不虚?”

    杨广语气真诚。

    “官学里正有医正,教育一群对从医感兴趣的幼童,先生若有意,当为这天下,多培养人才,让医学传承,万代不止,今日所言,先生去官学一看便知,还望先生,为苍生计,不吝赐教!”

    说着一揖到底,又看向玉儿,“还请玉儿姑娘,参加科举,为百姓谋福祉。”

    老者匆忙起身,不敢受这一揖,也郑重开口。

    “阁下放心,江都官学,老夫自会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