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朕就是昏君杨广在线阅读 - 第357章 药王孙思邈

第357章 药王孙思邈

    老者还在和店小二唠叨,“小哥,能不能把你们掌柜的找来,真的有要事!”

    他吃了一路,说了一路。

    店小二不耐其烦,“老汉,我都说了多少遍了,我见不到掌柜的,你跟我说没用!”

    老者深深叹口气,“浪费啊,太浪费了,此物有大用,就这么给吃了!”

    筷子点指着辣椒。

    “老夫找此类药材,找了良久了,不能治大病,但是对百姓,太有用了!”

    店小二一脸为难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老者看着有戏,匆忙递过去一块碎银,“怎么回事,你快说呀,你要急死老夫吗!”

    店小二尴尬着开口,“我也不知道详情,就是知道,再有个三五天,这东西就有的是了,我也是刚知道,这是从外地买来的!”

    老者眼睛一亮,“此话当真?”

    店小二指天立誓,“绝无半点虚言,我们掌柜的亲口说的,还说以后价格要便宜点,因为天子说了,百姓吃这个东西,对身体有好处!”

    “天子还管这个?”老者又疑惑开口。

    店小二点点头,“嗯,天子来吃过,说百姓身上湿气重,吃这个能去湿气,这才让船队出去采购,买这个东西。”

    老者点点头,“有趣!”

    一付账,也是惊得瞠目结舌,怎么这么贵!

    但一想着,此物是千里迢迢运回来的,再加上牛肉,精盐,白砂糖等物,也满意了。

    只是这一桌子省了这么多,太过可惜。

    这是小二却带过来一个竹笼食盒,“老汉,要不要我帮你吧这些装起来?”

    老者眼睛一亮,“好,正想装起来,你们这还真是周到!”

    “嗯,上回天子在这吃过饭,就说这太浪费了,后面就有了这规制!”

    店小二无所谓的说着。

    老者点点头,没有说话,只是心里暗暗思量,好像和杨坚一样节俭,就是对大臣赏赐太重!

    不过这乱世当用重典,他这一路看过来的都是纵容,这还是不太好。

    拎着食盒,慢慢悠悠晃悠,看着江都百姓,各个丰衣足食,根本就没有乱世迹象,心下也不由佩服几分。

    如此境地下,还有一番盛景,真该让天下人都过来看看。

    溜达了良久,突然看到远处城门,一根木赶上高高挑起的几十个笼子,里面都是人头,和周围的盛世美景完全不搭,却根本无人理会。

    快步走了过去,这才看了清楚,这是想要再江都作乱,煽动流民造反,抢光江都粮仓的暗探人头。

    按大隋律抄斩,以儆效尤。

    不由点了点头,这才有点天子风范,要是一味怀柔,早晚还得给江都玩死。

    柔以济贫抚弱,扶助孤寡,严以雷霆手段,杀一儆百,刚柔并济,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。

    否则民心放纵,官府毫无威严,百姓早晚闹事。

    一味严厉,也会使民怨沸腾,朝廷和百姓离心,官民对立!

    老者向来路走去,想着找个客栈想休息,突然看到一个衙门前门口,放着个大铁皮箱子,又士卒专门把守。

    他好奇心又起,快步走了过去,这才发现是个特大号的信箱,两端都有开口,一面写个吏字,一面写个民字,都是用着最流行的隋体字。

    “这是干啥用的?”

    他疑惑的问着看守的士卒。

    一个士卒瞥了瞥他,“这是吏部收集民情用的,你有冤屈,就自己写好,让箱子里投就好了,吏部自然有人会调查。”

    突然又看了看他,“你会写字吧,不会写字就去学学,要是着急,就跟我说,我帮你写,给我十文钱,但这不是受贿,朝廷说了,不愿意学习的,就得花钱找人写。”

    老者笑了笑,“有意思!”

    又看看士卒,“民众告官的地方?”

    士卒看他没什么要花钱写字的意思,顿时没了兴致,随手指了指民字。

    “这面,就是民众告官的!”

    又指了指吏字。

    “这面,就是官员互相告的!”

    老者眼睛一亮,有意思,民告官,这没什么,老百姓知道几分内情,告官的除了戏文里说的,就几乎没有成功的。

    官官相告才够狠,他们更了解官场规则,知道怎么找到对方把柄,知道官员贪污受贿的手段,几乎一告一个准。

    而且看这箱子,投个信就好了,跟本不用像从前那样,当面相告,撕破脸皮,这倒是个吏治的好办法。

    这想法不难,关键是江都敢这么做,那就是江都真正摆脱了关陇贵族的掣肘,也摆脱了山东士族的束缚。

    朝廷,真正能自主朝廷,说起来可笑,但能做到的,从两晋开始到现在,这还是头一份。

    老者看出士卒对他的不耐烦,也不在意,提着食盒,接着溜溜达达的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天色渐晚,突然听到前方还是一阵喧嚣。

    隐隐有着读书声,还有其余乱七八糟的杂音。

    他悄悄走近一个窗子,像着顽童一样扒着窗子观看,一个正在讲课的老者突然对他怒目而视,显然是嫌他不知礼仪。

    他缩缩脖子,一脸无所谓,只是趴在墙角偷听起来。

    只听里面的老者正在高声宣讲。

    “现在知道天子的意思了吧,谁来说说,陶渊明为什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!”

    有个年轻人朗声开口。

    “先生,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陶渊明虽然才高八斗,却为了自己的名节,隐世而居,不为天下百姓谋福祉,他是个伪君子,他留诗导人懒惰,越信他,就越没人帮百姓做主了,真正的大丈夫,就要逆流而行,不要小节,而为了百姓,取大义。”

    老者听到这里,突然觉得满脸发烫,失魂落魄,字字珠玑,好像全都是在骂他。

    他就是那个伪君子,是为了名节,隐世而居的人,看着北周消亡,他便再无心朝野,闲云野鹤。

    本以为长安新朝,能有番新气象,观察良久,却发现比大隋还要腐朽,整个朝廷,彻底被关陇贵族把持。

    听着商人说,江都物华天宝,又有他想要研究的疑难杂症,这才千里迢迢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到了这里,耳目焕然一新,这里不光是有疑难杂症,这里还有份新气象。

    老者在街道上静静站了一会,终于暗下决心。

    我孙思邈,就这这开始,治病救人,不再隐遁江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