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朕就是昏君杨广在线阅读 - 第304章 大隋的人口

第304章 大隋的人口

    河北的难民潮,在政令颁布之后,又持续了三日,才终于止歇。

    只有零散的难民,还在相持着过江,但已不需要特殊关注,只有斥候军还在盯着他们。

    尽管只有汹涌的六天,却让整个江都朝廷累成了狗,也将江都,彻底撑成了一个大胖子。

    麒麟阁的客室,杨广和虞肃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看着虞肃依旧满嘴的火泡,杨广温声开口。

    “爱卿一直没有休息吗?”

    虞肃欠了欠身,“社稷大事,微臣不敢怠慢!”

    杨广点点头,又笑着开口,“如此多的难民,户部怎么如何安置?”

    虞肃郑重起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大隋上次的人口统计,是近九百万户,五千万人口,近几年战乱,但总该还有四千万人口,我江都一地,已经独占千万之多,微臣为此,也是绞尽脑汁,不得其解。”

    杨广又笑了笑,看了看眼前虞肃的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“上次的人口统计并不准,大量的私户,并不在户籍当中,而在关陇贵族的庄园里,你难以想象,关陇贵族八大家,士族十二家,可以霸占大隋近数百万人口,后期大隋又有发展,事实上巅峰人口至少六千万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只多不少,只是无法随时统计而已,每一次的人口普查,都是一次劳民伤财。

    虞肃愣了愣,不知其解。

    作为户部尚书,他当然知道,人口统计,做不得准,那些奴隶,私兵,假子,根本不在统计之中。

    像关陇贵族,光是贺若一家,在散关外的战场,已经源源不断汇集几十万私兵了。

    而关陇贵族的庄园,遍布天下,以巴蜀为最,其次才是关中,巴蜀尚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私兵,只是萧铣挡在剑门关前,无法召集。

    但陛下现在说这些,有何益处?

    杨广看出虞肃的疑惑,尴尬笑笑。

    “朕一时感慨而已,就算天下还有五千万人口,巴蜀占其一,关中占其一,江陵占其一,我江都也占其一了,其余人口,则是散落在各地。”

    虞肃犹豫一下,缓缓开口,“陛下,微臣愚钝,请陛下指点迷津。”

    杨广无所谓的摆摆手,小诸葛要是愚钝,那天下还有聪明人吗!

    他只是纯粹的感慨,他江都一地,竟然收拢了这么多百姓。

    “你先说说具体情况吧,近几日,朕也一直忙于调度,不得具体情报。”

    杨广说着,已经到了沙盘前。

    虞肃缓缓跟上,盯着沙盘,手指在江都,宿州,青州划了一圈。

    “陛下,目前初步统计,江都人口已经接近一千一百万,全部汇聚在江都,宿州,青州一带,将此三地连成了一片,却拥挤不堪,并且不断耗费钱粮,还需大军看管,如此之下,江都负担太重。”

    手指在青州点下。

    “青州的冬小麦,最快也需要两个月时间,而江都目前,却最多支撑一个半月,这中间半月,是我江都最大的变数,还需陛下乾纲独断!”

    他当然知道杨广的目的,就是出海抢劫,将这次危机度过,但涉及军权,他是不会擦嘴的。

    而且,没有大军保护,就没法开发其他州郡,无法完成大量耕种,就算是这鱼米之乡,也难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。

    水师出海,无非是高句丽,百济,新罗,倭国这几个国家,他们也不是应有尽有,总有抢完的时候。

    只有江都完成粮食自产,才能解决彻底问题。

    杨广知道其中问题,也有着对策,只是目前还是冒险,不得已而为之。

    点指淮阳。

    “青壮劳力中选取民兵,十取一,挑选骁果卫作各级军官,组建新军两万,定名征西军,由来护儿遥领,徐茂公任副将,建淮阳军镇,青壮百姓赴淮阳农耕,越王杨侗,调任淮阳总管。”

    以民治民,是他一直的主张,这里有他的底牌,就是气运值。

    拆分骁果卫,也是他一直的做的,他们作为普通的士卒,实在太可惜,每一个都该是强军的种子。

    来护儿遥领,徐茂公任副将是没办法,他手下还没有发现合适的将才,徐茂公为人智谋有余,但刚猛不足,不足以为主将。

    老四的儿子杨孝,杨明都已经是百长,即将升任旅帅,但按苏定方的说法,还需磨炼。

    将杨侗调到淮阳,既有利于他施展抱负,同时也是给江都朝廷让权,给科举后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做准备。

    而同时也无法给杨侗军权,天下大定以前,他不会给任何总管军权,他们只负责治理好地方。

    虞肃思考连连,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如此,淮阳可分担两百万人口,毗邻宿州,又在开封军镇下,安全上也有保障,但还有五百万人口需要安置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无需那么多,现在宿州,青州,与江都连成一片,这也是好事,借着水道,让朝廷对三州充分控制,三州便可容纳五百万人口。”

    点指青州。

    “东莱郡人,临海郡人,还有江陵人,在沿海处安置,青州一地,可再安置百万人口,青年捕鱼虾,老弱煮细盐,由利人商行收购,商会周转出售,朝廷收取税金,获利十取一。”

    点指宿州。

    “流民中其他老弱,可收拢到宿州,加工白宣纸,白砂糖,铅笔,折扇等手工业,与青州操作一样,朝廷收取税金,另外商业用地租金,可再安置百万老弱。”

    这是他的商业设想,之前根本没有人口,现在却可以尝试了。

    朝廷对商业放手,只收取税金,一切商业行为自主,但朝廷最大的资本是土地,也就是最大的地产商。

    看看虞肃,“是不是只剩三百万人口需要安置了?”

    虞肃认真想了半晌,对于朝廷不收田赋,靠商业税收,和商业用地的设想还在斟酌。

    但他知道,这值得尝试,如果成功,将是巨大的一场变革,而且,三州连成一片,朝廷的权利也会大增,不限于江都一地,也终于有了一些朝廷的样子。

    点点头,“陛下英明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又点指庐州。

    “江淮首郡,吴楚要冲,如此沃土,怎可闲置,其余青壮百姓,按淮阳办法,安置庐州,组建定西军,定军两万,由尧君素暂去带军,丰州军同去,负责开荒种田,为我江都储粮,调任代王杨侑,为泸州总管。”

    让尧君素再次领军,也是没办法,江都连个合格的副将也挑不出来,此时却是真切体会到了,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

    给杨侑调走,也是同样道理,给杨侑充分施展的机会,也给朝廷放权。

    虞肃点点头,担忧放下了,陛下终究没忘了,江都的粮食,需要自产!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他还没说,就算是人口饱和,多余的地方没有大军守护,没法开发,也还有江南地带可以安置。

    “好了,安排手下去办吧,你也该歇歇了,第一件事,挑选民兵,把名额定出,士卒治民兵,民兵治民!”

    他已经知道,他的气运值一定不够了。

    那么高句丽战场,就是他的气运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