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朕就是昏君杨广在线阅读 - 第302章 火中取栗

第302章 火中取栗

    时间过去两天,整个江都已经一片忙碌。

    河北的难民潮超乎想象,在斥候军的牵引下,已经过来了四百余万,但后续还在源源不断。

    朝廷在沿途设置赈灾点,几十里一个,但米粥也只能越来越稀,胡饼越来越小。

    毕竟谁也不知道河北情况,到底会有多少难民前来。

    河北天气严寒,冬季无法耕作,总人口千万,除了现在的各个势力加起来的百万大军,几乎全是难民。

    大隋曾经在各地设置粮仓,正是为了应付难民情况,让各地可以自行赈灾。

    可惜天下大乱,各地粮仓,都如洛口仓一样,被反贼抢劫一空。

    早就了无数不事生产的反贼,却也造就了无数流民,破产的百姓没有朝廷粮食储备,根本活不下去。

    虞肃顶着满嘴的火泡,早没了儒士的风雅,再次来到麒麟阁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江都原先总人口,不足三百万,但这几天之间,通过江陵,河北的难民,已经暴增到了接近一千万,这样下去,江都没法持久!”

    杨广面色凝重,河北的难民潮,同样超出了他的想想,从前他最想要的人口一下子到来,反而差点把江都撑死。

    江都有钱,但也得买到米才行,铜板,终究不是饭!

    “你估计一下,按现在情况,江都能够撑多久?”

    杨广认真问道。

    虞肃皱着眉头,这他早已经顾忌好,否则不会冒失的前来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按目前情况,没人每天一张胡饼,勉强维持,江都可以撑一个月,这是河北难民继续前来的情况,假如江都不接收这些难民,按现在来看,可以支撑三个月……”

    杨广大手一挥,止住了他和面的话,免得他失言。

    他知道虞肃想说的,就是把难民关在河北,给窦建德一个赈灾不利的恶名,同时江都也能收获天下人口碑,毕竟已经尽力了。

    这无疑是最稳妥的局面,但杨广却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,一个月,值得赌!

    “沈光,难民中还有没有特殊情况?”

    杨广又问向等在一旁的沈光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有,还有就是他们已各个宗室为组织,经常发生为了食物,物资,打架斗殴的情况,尤其一些没有盖好官舍,住着集体帐篷的难民,男女混居,经常出现恶性事件!”

    沈光欠身说道。

    杨广明白他的意思,第一个有,指的是难民中的危险份子,但江都不会给他们机会,全部会按照从前的缴费办法处理。

    当过逃兵,或者做过流寇的,不问缘由,都会莫名死亡,五千斥候军,一直在执行此事!

    至于后面的事情,在所难免,僧多粥少。

    江都也来不及临时营建屋舍,只能用一些破布,做一些临时帐篷,先将人收拢起来,男女混居,总是会滋生一些饿狼。

    “第一,先把备用的军用帐篷用出来,把女性,老弱,从中隔离出来,斥候军对于违规者,不要手软,按犯事轻重,由杖责,到处死,欺凌女性者,全部处死,让他们守规矩!”

    “第二,让他们自行参与搭建屋舍,但需要按照朝廷规划,由工部拿出方案,将江都,宿州,青州连为一体,今天出方案,明天执行,不停指令者,就地处死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,调丰州军回来,暂停剿匪任务,与其余大军一起,维持秩序,临时调来护儿老帅,作为总指挥,协调各军。”

    “第四,龙游军的任务继续,告诉来楷,江都还需要大量粮食,找不到,就网些鱼虾,总不会饿死人,这事和朝廷无关,只是他的水师自行演练!”

    “第五,定北军调出来,参与维持秩序,按剿匪的老规矩办,在龙游军回江都交付物资后,禁卫军,虎贲军,征北军,定北军,镇北军,灭北军,丰州军,斥候军,按顺序,跟着水师出发,让骑兵适应江面风浪!”

    “好了,就这些,你先去办吧!”

    沈光已经拿出铅笔匆匆记录,接连的任务让他也迷糊。

    但记到第五条时,却是眼睛一亮,这么多大军都要轮番去江面适应,包括他的斥候军,看来战事不远了,而且不是一般的战事,是骑兵借水师登陆作战!

    情况很明显,除了老王爷镇守渤海渡,还有两万余骁果卫镇守江都,其余大军可能都要出动!

    “末将领命!”

    沈光单膝一礼,匆匆去办了。

    虞肃听着第五条,心中也泛起波澜,大概猜出了天子的心思,这是要出海抢劫啊,还是带着骑兵去!

    但是江都有这么多大船吗?

    怎么带动这么多骑兵?

    不算战马还差不多,可没了战马,骑兵实力大减,还能行吗!

    再说装了这么多人,还能带回来东西吗!

    虞肃心中满是不解,杨广却已经对他开口。

    “虞爱卿,这是一次危机,危机者,机遇藏于危险之中,我江都挺过这一劫,便可一步腾飞,彻底打破各国封锁,这时候,朝廷必须挺住!”

    虞肃躬身施礼,“微臣遵旨!”

    杨广想了想,继续开口。

    “这是江都的危机,朝廷一直待百姓不薄,该是他们出力的时候了,传令江都,江都百姓,捐粮捐物者,皆可以得到朝廷勋官赏赐,具体章程户部要拿出来,今天出来,明天开办!”

    这是卖官,确实是昏君所为,但卖得是勋官,没有职务,只会让各级有钱的,提升各自地位。

    这也是杨广所想的机会之一,最主要是工商阶级的机会,那些商人富的流油,该拿出点东西跟朝廷共患难了。

    跟虞肃说,自然是告诉虞晦,利人商会得大出血,不要逼着朝廷动手,但他们也不是白白付出,他们会得到朝廷的勋官,有更高的社会地位。

    虞肃想了下,“微臣懂了,舍弟虞晦颇有资产,相信可以捐出十几万石粮米,其下面商会也是如此,如此,江都可以多支撑十天!”

    杨广笑了起来,他能懂最好。

    “另外,流民汹涌,市井动荡,原江都百姓,勋官得六品及以上者,江都将士,民兵,街面行走,皆可佩戴横刀,以防危机!”

    虞肃愣了一下,一时没有回应。

    杨广笑笑,“禁武令者,防君子不防小人,横刀而已,没事,利人商行的商贾配上横刀,定然威武!”

    虞肃恍然大悟,天子果然是要撬动禁武令,只是做的隐晦,同时要掏光利人商行的那些商贾,但不是硬来,而是用勋官的好处利诱!

    这个六品勋官的度,得由他来把握,掏光那些商贾的钱财,得由他弟弟虞晦来把握。

    对于解除禁武令,他没有什么抵触,他又不是他父亲那样的老臣,那确实是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政令。

    一石二鸟,这是天子的手段。

    “微臣懂了,如此的话,江都还可再多撑十天!”

    杨广笑笑,看着虞晦嘴上的火泡,想着该给这个小诸葛一点好处了。

    “好了,去办吧,最近要辛苦你了,你功劳甚多,但都无法明面封赏,办好此事,但是让朕有机会了!”

    虞肃躬身施礼,“微臣谢陛下!”

    他心中确实有些不甘,他做的比谁都多,但是却都不能浮出表面,但这次,确是个堂堂正正的大事!

    救万民于水火!

    杨广看他走远,心中笑笑。

    危机,就是要火中取栗,猛士吞牛!